網紅經濟席卷美妝業體驗式營銷正當時
行業新聞 2019-03-04 11:12:32
當前,網紅經濟、體驗式營銷正成為美妝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形式。譬如,傳統的商超等線下銷售渠道不斷迎合時代和消費者需求,優化線上線下的購物體驗;熱衷于“種草”“拔草”的網紅生態也在市場上孕育出別樣風采。
談體驗式營銷
AR等數字化技術優化購物體驗
2018年3月16日,歐萊雅集團收購加拿大AR美容公司ModiFace。歐萊雅方面曾表示,收購ModiFace意味著公司向著未來的美妝體驗邁出了一大步,將幫助公司的旗下品牌全面提升數字服務。收購ModiFace后,歐萊雅在體驗式營銷領域不斷發力。如2018年8月底,歐萊雅就在Facebook上植入虛擬試妝功能。截至目前,歐萊雅的虛擬試妝服務已在國內大量上線,消費者可通過不同店內的虛擬試妝鏡進行口紅、眼影、腮紅,甚至是發型的體驗嘗試。
無獨有偶,絲芙蘭在體驗式營銷上也火力大開,去年11月,絲芙蘭宣布與科技巨頭谷歌建立合作關系,消費者在適配門店通過語音指令,就能在設備上觀看發布于YouTube的全套美妝教學視頻。此外,絲芙蘭也在位于上海的亞洲首家概念店內設置云貨架和虛擬試妝體驗。OIB.CHINA總經理吳志剛認為,現在的銷售模式不再是簡單的“帶貨”,而需要將其玩樂化,創造出各種新奇的體驗。
除了線下需以體驗式營銷賦能,美妝企業的線上平臺銷售也需不斷演化以便吸引消費者。數據顯示,2018年歐萊雅中國的電商渠道銷售增長為40.6%;雅詩蘭黛方面,其也在2018年的電商銷售上取得顯著成績。在此背景下,美妝行業開始將體驗式銷售的觸角伸及線上領域。以歐萊雅中國為例,消費者在登錄阿瑪尼美妝中國官網后,可通過手機攝像頭實時進行虛擬試妝,以便確定口紅顏色是否適合自己。
談網紅經濟
KOL成網紅經濟重要流量入口
按照歐萊雅中國解釋,“全民網紅”指的是網紅經濟風潮席卷美妝行業,護膚和美妝博主們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與粉絲們互動,成為消費意見出口,也通過專業的演示和指導,鼓勵消費者用新的方法和新的產品展示美的風采。
“網紅經濟”在美妝行業主要表現為依靠美妝KOL進行產品推廣及流量變現。據悉,大多數美妝KOL以自身影響力及粉絲量為紐帶,通過圖文或短視頻方式分享產品使用心得,從而帶動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及銷量。
對于如何把握KOL,不少美妝企業也各有妙招。據PARKLU首份全球性KOL營銷行業分析報告顯示,通過大數據監測20個來自5個國家的品牌后發現,法國美妝、護膚品對社交媒體的重視性極高,其中YSL、蘭蔻、chanel等品牌被博主提及的次數頻繁。
而像NARS、CPB等美妝產品在天貓商城中的產品評價頁面也加入了美妝博主的點評。
KOL所帶來的銷售轉化率也頗為驚人。如2018年雙11中,百雀羚上榜美妝國貨銷售額榜首,位列美妝全行業成交額第六名。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百雀羚和KOL強強聯合。公開資料顯示,在雙11前一段時間,百雀羚就和多名美妝達人組成“種草紅人團”,通過KOL不斷的宣傳推廣和粉絲互動,百雀羚在11月份的廣告投放期間收獲了微博指數近三個月內的巔峰值。
各品牌攜手KOL搶占市場
除了歐萊雅,雅詩蘭黛、絲芙蘭等美妝企業也對KOL報以極大熱情。雅詩蘭黛在財報中特別強調,其與楊冪、孫菲菲等中國明星和KOL的合作是集團了解與發展中國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絲芙蘭則在中國舉辦“千人網紅電力直播選秀”大賽,借助“網紅營銷”及“貨柜體驗”模式,試圖打入“千禧一代”消費群體。也有不少新興品牌依靠KOL的宣傳推廣而增加自家品牌知名度,譬如植觀、YES!IC等國產品牌均大為受益。
但對于國內外品牌來說,借勢KOL看似為同一方法但實際存在著差別。在國內市場,國際品牌常以邀請KOL作為代言人,一同出席活動等方式借勢KOL;但在國外市場,品牌攜手KOL推聯名款則為常用套路。
據悉,2016年4月,雅詩蘭黛曾與“貝嫂”一同合作推出限量彩妝,試水后,該款美妝產品銷量大增,僅開售當周店鋪客流量同比增長400%,轉化率提升735%;此后2017年4月,雅詩蘭黛再度與“貝嫂”合作,于中國市場限量發售設計師高定系列彩妝,同樣備受市場追捧;而美國歌手蕾哈娜與LVMH集團旗下美妝孵化器Kendo合作推出的系列也獲得巨大反響,僅發售2個月,全球銷售額就突破約5億元人民幣。目前該品牌在小紅書上的筆記也上達1.9萬篇。
無獨有偶,Morphe也是國際品牌借勢KOL發家的又一案例。其在2017年推出與YouTube知名博主Jaclyn Hill聯合的化妝品,不到一年時間內便實現了超百萬的銷售數量。
國內新銳品牌在網紅經濟浪潮中最核心的要素變成了人。按照JUNPING創始人方俊平看法,新銳品牌的崛起需要靠社交屬性和內容屬性兩大因素。其中,社交屬性可以理解為粉絲與品牌間的關系;內容屬性則可以借助視頻形式。方俊平通過視頻解答的形式積累了一批忠實粉絲,也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化妝品品牌JUNPING,2017年7月,完成兩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博派資本、青松基金。
業內分析認為,對于品牌而言,KOL最大的優勢在于宣傳品牌形象,加深消費者與品牌間互動聯系的紐帶;對于如何與KOL合作,則應該是尋找與品牌契合的KOL,把握好內容營銷的節奏點,未來無論是新銳品牌還是國際大牌均會在KOL營銷上加大投入。
本文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